东华大学论坛|在水一方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46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分享] 12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第二章(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1 12:4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第二章(2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是机械论的,他们认为儿童的行为是由刺激输入和行为输出所建立的联结组成的。

儿童是被动的环境刺激的接受者。行为主义者认为发展过程是连续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习得的行为数量越来越多,发展过程中不存在质变。行为主义者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和榜样示范作用的学习原则决定着发展。他们认为,不论早期经验和后期经验都是重要的。

1.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华生在心理发展问题上的突出观点是环境决定论。他完全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并提出了教育万能论。他认为除了少数原初的反射和原始情绪,儿童在日后发展出来的不论多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

华生的刺激一反应理论过于偏激,只能解释一些较低级的心理过程,而把高级心理机能的研究排除在外,在一定程度上窄化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但是,行为主义严格的科学取向,推动了心理学研究中对实验方法的使用,提高了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

2.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斯金纳是一个新行为主义者。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区分了应答性和操作性行为.

(1)
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他认为,强化作用是行为塑造的基础。行为是由伴随它的强化刺激所控制的。另外,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强化,行为就会消退,即得不到强化的行为是易于消退的。并且强化一定要及时。

斯金纳把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种,但它们的作用效果都是增进反应的概率。积极强化是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消极强化是由于一种刺激的排除而增加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斯金纳提倡以消退代替惩罚,强调强化的积极作用。

(2)
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

斯金纳发明了育儿箱。其设计思想是尽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

斯金纳操作行为的原理在行为矫正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消退原理在儿童攻击性和自伤性行为矫正和控制中的作用。斯金纳还发明了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的一些不足。

斯金纳的理论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进一步提升了心理学的应用价值,促进了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他企图用操作性条件反射解释心理学研究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有很大局限性。

3.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是班杜拉发展心理学理论的最大特点。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学习过程可以不必直接地作出反应,也不一定需要亲自体验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也可以塑造行为。直接强化是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替代强化是学习者看到他人成功和受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同样,如果看到别人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有削弱或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的倾向。另外,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即行为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或令自己满意时,本身就有助于维持自己的这种行为。

班杜拉特别重视社会学习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他对攻击性行为、自我强化以及亲社会行为等进行了专门研究。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从人的社会性角度研究学习问题,强调观察学习,认为人的行为既不是由个人内在因素完全支配,也不是仅受外在环境控制。他认为,人创造环境并产生经验(个人的内在因素),被创造的环境和经验反作用于人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学习和社会化的一般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价值。但是,班杜拉的思想基本还是行为主义的,并没有对认知因素做充分的探讨,只是做了一般的简单功能上的论述,缺乏必要的实验依据,因而他的学习理论具有一定局限性。

源自博仁教育:borenedu.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华大学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4-28 02:02 , Processed in 0.93946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